×

扫码分享

EN

人活着的意义追问— —读路遥《人生》有感

2021-08-10 作者:李承蔚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读高中时,有幸拜读过路遥先生所著《平凡的世界》。现在仍依稀记得书中对主人公孙少平形象的刻画。当时,由于网络不发达,书店也不多,学校图书馆也只是摆设——总之,那个年代,资讯特别不发达,根本不知还有路遥先生的成名作《人生》一书。当然,当然,以那时的经济和交通水平,这本书之于我那多少是犀牛望月——可见而不可求的。


自读过《平凡的世界》后,我便由实的爱上了路遥朴实而深刻的文字。通过路遥先生的笔,那富有亲切感的文字为我们揭开一幕幕普通人的喜剧和悲剧,描绘了人性的共性,呈现了人世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通过这些熟悉的文字,客观上亦促使读者去追问人生的意义,探究做人、为人及人生的哲学意义。


除此外,我之所以喜欢路遥,还因为我也是一位农民子弟,也是一步步从农村的泥泞小道艰难走出来,离开生我养我的那方熟悉土地、祖辈的圈子,逐渐勉强融入城市生态的。其中的个中滋味,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总在反复咀嚼,不断体悟。路遥先生为我们刻画了农村生态的是是非非,百姓的无知与智慧,处世的学问与哲学。这也是我感同身受的。


路遥的《人生》,其实也是自我反省的人生,透过《人生》自我洗礼,自我净化,甚至批判。特别感恩上苍的厚爱,在我不惑之年后,送来了这本书——是眷顾我的人生,还是为了改变我的命运,亦未可知。同时,我又有些埋怨上天,为什么不早些时日使唤我看这本书,或许我会更好掌控自己命运,少走弯路;亦或许本性难改,仍然一切照旧,以自以为是的方式继续品尝个人的人生。


不过,作为一位经历了四十多年风雨的人,如今来读《人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他乡遇故知”之感——有了几十年的沉淀,积累,感受及体悟,或许更能接近人生的机枢,触及人生意义的堂奥。当然,这不过是自我聊慰,自信人生罢了。冷暖如何,唯有自知!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路遥先生通过对主人翁高加林的几起几落,工作与爱情,生活与理想的刻画,带领我们去探究一个哲学上根本的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我们能不能掌控人生,每个个体的背后是否被一个名叫“命运”的阴影笼罩?我们除了听从命运摆布,便无能为力,无所作为吗? 


难道真如郁达夫先生所说的,“我对这世界而言,于事无补;对他人而言,于人无损的零余者。1”我难道是这世上多余的么?好比人们常告诫或关心朋友健康时所说,别那么拼命,因为这世界少了你,地球照样转;工作少了你,照样有人做;世间少了你,照样几家欢乐几家愁?如果真如人们所说,那我未免要开始悲哀了:可笑呵!难道我走过来四十多年来的风雨,到头来就仅仅如浮尘一样多余?


我倒是不认为,我是多余的。不然,上帝干嘛颇着急将我送到这世界上来?如果我是多余的,又何必让我尽情享受无价的阳光雨露,每天消耗着粒粒皆辛苦的粮食?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让我来世上走一遭,惹人讨厌?若我是多余的,也配活在这世上糟蹋粮食和玷污空气么?


我想上帝的安排自有其道理。只是恕我愚钝,浑浑噩噩活了四十多年,还是没有明白上帝派我来的使命是什么?或许也正是不知,才不断追问这个神圣的答案。兴许某天上帝高兴,亦如普罗米修斯悄悄将宙斯毁灭人类的消息捎给了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一样,保全了人类繁衍生息的人种。


这些年,我痴痴看书,除了越来越天真外,别无所获——这或许就是上帝的旨意,让我如婴儿乎。于是,我总是善意,或好意期待上帝的答案,或许某天他老人家高兴了也就悄悄送梦给我——告诉我一个惊人的秘密。也未可知。也或许他老人某天高兴多贪了几杯,在朦胧中透露只字片语呢?我等着,坚信这一天会到来……


即便等不到这样的好消息,我也有愚公的自信,毕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总有一天,或许我的子孙也会惊呼一声:嘿!老祖宗居然还留下了这个!那我将于虚无之中感到无限的满足。如果是这样,我的人生,只消将个人的传宗接代使命落到实处就行了,有闲暇不妨模仿堂吉诃德四处去奸除恶,给自己创造点让后代惊叹的资本。


不过,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在路上,同行者不在少数。这不路遥先生亦借高玉德先生之口说,他们一辈子不相信别的,只相信命运;他们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是没有什么可说的。2对高玉德来说,看重的是人的名誉。3正如郁达夫先生在《茫茫夜》中所说,“钱是用得完的,你们年轻的人还是名誉要紧。4”名誉真的就如此重要吗?难道人生除了名誉就一无所有了?


诗人曰,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倒是觉得,不必在乎“名誉”——这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于人无益吗?可是,话又说回来,人除了名誉,还有什么是值钱的呢?


反正我是不太迷信“名誉”的。可这社会不就是因为没有名誉、没有羞耻感,才人心不古,堕落如此的么?


我始终没有明白,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人生,可人究竟为何而生,如何生?对此,未有确知的答案。每个人的人生犹如小马过河,不亲自淌水,又如何知道水的深浅,水中的滋味呢?当然,他人的经验分享,犹如小马过河中与小马分享的其他动物们,只不过是各自的感受和体会罢了,具体的人生还靠个人去面对,去尝试,去摸索……


老祖宗说,不怨天,不尤人。人生是个人的人生,个人是命运的个人。难道人生只能如黄亚萍父亲所说,“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远是公正的!你应该怨你自己!”5有道是,“天作孽尤可活,自可孽不可活”。人生的确是自己的人生——我们生在新时代,比起民国的岁月,不知优越多少,还有什么可以埋怨的?


我向来是不耻埋怨的,习惯反求诸己,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更希望成为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恬淡一生,与世无争,做一名惬意的僧人,以慈悲为怀,精进自身。


1郁达夫:“茑萝行”,《沉沦》,中国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版,第112页。

2路遥:《人生》,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20年1月第3版,第239页。

3路遥:《人生》,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20年1月第3版,第82页。

4郁达夫:《沉沦》,中国画报出版社,2015年5月版,第76页。

5路遥:《人生》,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20年1月第3版,第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