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泰•度”谐音“态度”,即海华永泰的温度,对专业的思考和态度。相比于专业类栏目,本栏目更加侧重于关注律师成长的心路历程,致力于通过海华人的笔触,展现律师在海华的心路历程、难忘故事和所思所想,表达对海华的深厚情感。籍此,传达出海华的魅力、愿景、理念和价值观等软实力,以“泰·度”影响“态度”。全国办公室投稿邮箱:weixintougao@hiwayslaw.com
本期特邀嘉宾作者:
海华上海办公室林敏律师
2022年是我正式从事法律工作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我在海华的第十个年头。很想盘点一下这段经历,却又不知道该以什么为轴。思考了许久,还是说说自己在这期间对于法律,律师职业以及在海华的经历的感悟吧,那样还能“概括”一些。
法律于我
我的家乡武夷山,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县城,身边也没有亲戚朋友从事法律方面的工作。对我而言最早的关于法律方面的启蒙,恐怕要属港剧里频繁出现的那句“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感觉这话说出来,帅得不要不要的,令人印象深刻。稍微长大些,反复琢磨后,我还专门检索过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这句话不是一句电视演绎的口号,而是确实存在的法律规定,不仅是香港法律特有的,而是起源于西方国家,原话是英文,而且有后半段:大体是,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说的都会作为庭审证据,你也有权请律师,也可以要求审讯时律师在场,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我们也可以为你请。而且这项权利还有个别名,叫做“米兰达警告”。
当然,待我真正开始以法律为专业后,才懂得学习法律的意义,并不止在于理解其表面的含义,还得学会灵活运用它。从业以来,我的业务方向以贸易救济案件为主,具体内容就是代理中国企业应对全世界范围内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以反倾销案件为例,每个国家的反倾销调查法律和机制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不同国别之间因为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具体到相应的法律体系和运用难免会有差异,并且这些国家的法律规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用说具体到个案中,由于不同产品的特性,不同企业的文化及制度所带来的变数。
因此,对于律师而言,时刻都要处于学习状态,而每一个新的案件都可以赋予我们新的启发并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
律师职业于我
我的第一专业不是法律。要说我与律师这个职业结缘最早得追溯到我中学时期。作为家中的老幺,经常莫名挨揍,我妈和我姐给我堂而皇之的理由,是她们说不过我因此只能用武力解决,末了通常还会扔下一句话“嘴巴那么厉害,有本事将来当律师去”。也许这就是家人的意义,即使是气话却依然饱含着美好的希冀。虽然这只是个玩笑,甚至是气话,但却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考研选择专业时我毅然选择了法律。而在读研时我就已确定将来要成为一名律师。
我自己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对于新的事务和内容的领悟和消化能力不是那么强,总是得花费比别人多一些的时间琢磨和研究,但是一旦搞明白了以后,我自觉也不比任何人差。一开始进入贸易救济这个领域的时候,对它也是一知半解,在我最初的认知里,律师这个行业就是跟法律条文打交道,是个完完全全的文科专业,但随着在贸易救济,特别是反倾销领域的深入驻足,我才发现,反倾销应诉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销售数据和成本数据核算。
虽然对自己的数字计算能力不那么自信,但我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既然已经开始了就不要放弃。虽然到今天,我不敢说已经把反倾销每个环节都研究透彻了,但我相信,自己已经具备了能够完善处理反倾销案件每个环节的能力,这不仅能让我在贸易救济这个领域走得更远,更是我律师执业生涯突破自己不设上限的里程碑。
从事法律工作第十年,我依然钟爱律师这个职业。总结一句话,法律人的世界贵在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孜孜以求卓越。
海华于我
说起来我与海华也算颇有渊源。研一参与学校社团工作,某次活动需要联系已经毕业的优秀学长学姐进行采访,而我负责对接的就是当时在海华工作的学姐,说实话,到现在学姐的名字我已经忘了,但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这个名字当时就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2013年进入海华以来,我一路从实习律师,执业律师,模拟合伙人,再到去年转为高级合伙人(有限权益),这个被俗称为律师执业生涯的“羽化期”都是在海华度过,一方面感激我的恩师余盛兴律师的一路提携,另一方面还要感谢海华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特别是今年年初疫情封控期间,包括马靖云主任在内的律所同事在得知我的遭遇后都及时联系我、积极帮助我走出困境,借此机会再次致谢!
写在文末
我坚信下一个十年,我依然会在律师职业道路上前进,在前行的道路上也许会有重重困难和阻碍,但我仍旧会朝着心中的“伊甸园”迈进:组织一个和谐友好彼此关爱的律师团队,工作可以高效协同完成,忙碌的间隙依然能挤出时间旅行度假,纵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