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河西学院政法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市法学会国际法研究会、复旦大学海关与涉外法律研究中心协办的“国际法视野下的‘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研讨会”在河西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投资、贸易和争议解决等法律问题。复旦大学海关与涉外法律研究中心是我所与复旦大学法学院展开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我所高级合伙人徐珊珊律师担任该中心的常务副主任。此次活动,徐珊珊律师也受邀参加并发言。
徐珊珊律师以“‘一带一路’战略与贸易便利化协定”为题做了发言,首先,徐律师介绍了“一带一路”政策作为国家级战略的深远意义以及对“一带一路”开展有影响的国际双边多边协定。
其次,她从律师法律服务的角度,结合贸易便利化协定与“一带一路”政策,梳理了二者间的联系、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为典型,概括解释了该类国家对于协定的实施落实情况,包括A类B类C类条款的选择;着重分析了贸易便利化协定中的重要条款:预裁定条款、单一窗口条款和过境贸易条款,详细阐释了我国贸易便利化协定落实的现状与问题,与WTO相关规定的关系,并且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关的应对措施和企业通关的程序。
河西学院政法学院书记孔德播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龚柏华教授、陈力教授也围绕着“一带一路”背景下河西走廊生态问题”“外国仲裁机构是否可以管理仲裁地在内地的仲裁案件”、“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与法律防范”等主题,分别做了发言。